2017武漢馬拉松線路發(fā)布
2017武漢馬拉松整體線路圖
上橋不堵可邊跑邊看反向路線看繁華沿岸
考慮到去年路線當中晴川橋上橋匝道處較為狹窄的問題,武漢馬拉松組委會經(jīng)過綜合考慮,將采用繞開晴川橋的反向路線方案。從起點開始,漢馬路線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起點不變,反向奔跑。2016年漢馬從漢口江灘正門出發(fā),順著沿江大道往江漢關,途徑龍王廟、上晴川橋。而今年漢馬起點與去年相比,往西南方向移動100米,移至青島路與沿江大道路口,奔跑方向由西南向改為東北向,沿一元路進中山大道,途經(jīng)武勝路上江漢橋。
『吉』年雙吉國旗道首次途徑吉慶街
“在霓虹燈下、熙熙攘攘的吉慶街頭,有一個風姿綽約的女子來雙揚正在賣著她的久久鴨脖,養(yǎng)活著她的一家大小。”武漢本土作家池莉的一部《生活秀》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武漢的的吉慶老街。
如今多個知名飲食品牌的入駐,讓這條老街又煥發(fā)出了新的商業(yè)活力,熱鬧風光依舊。
今年漢馬讓2萬多人跑過這條最具武漢世俗風味的特色老街,填滿氣勢恢宏的國旗道,赤子心、跑友情,老漢口的人情煙火味將一覽無余。
與喧囂繁華的中山大道相比較起來,吉慶街的白天實在是略微寂靜冷清。建議各位跑友跑完漢馬后,晚上可以到各種鬧市、大排檔、小吃攤逛逛,在擼串中做個深度拉伸,體驗一把吉慶街的喧鬧與風情。
中山大道涅盤重生再現(xiàn)老漢口新風尚
武漢中山大道,全國中山第一街,是江城近代商業(yè)、文化、水電、交通之根,距今已有110余年的歷史。它象征著武漢的城市商業(yè)文化基因與人文歷史胎記,并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吐納億萬海內外游客比肩接踵“朝覲”的“圣地”。
一年前的中山大道,道路狹小,排水管道淤積,道路兩邊電桿、電力電信箱柜交錯復雜,功能轉變和品質提升十分迫切。改造工程由之而起,以全面提升中山大道商業(yè)氛圍、環(huán)境品質和景觀形象,以圖達到“再現(xiàn)歷史風貌、彰顯武漢特色”的目標。
改造后的中山大道已于去年12月28日正式開街。中山大道沿途約500米一個景觀節(jié)點:歐版的武漢美術館、舊式的紅色水塔、清雅的三德里民居、恍如穿越到舊時光的長青廣場……其間輔以武勝飛虹、六渡新韻、中心綠島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景觀,可謂移步換景。
今年武漢馬拉松配合2016年市政重點改造工程——中山大道通車,將全程展現(xiàn)中山大道的新風貌。
馮翔的『六渡橋』攘來熙往老漢口
2016年武漢籍歌手馮翔用一首武漢方言版的《六渡橋》,讓不少武漢人追憶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今年,它同樣也加入了漢馬新路線中。
承載著80后深刻記憶的“綠豆橋”(注:武漢方言中兩詞同音),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是老武漢的黃金商業(yè)區(qū),曾經(jīng)演繹過一段經(jīng)久不衰的輝煌歷史。這里聚集著四季美、蔡林記、福慶和、老萬城、德華酒樓、老會賓、鴻記酒樓、談炎記等一批餐飲老字號企業(yè),還有六渡橋百貨、利濟商場、工藝美術大樓、中心百貨等大中型商場,其繁華程度絕對不亞于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夫子廟。那時,老漢口們的兒時記憶全都在以“綠豆橋”為中心的街巷里慢慢舒展開來。
為了推進武漢地鐵6號線的工程建設,六渡橋在2014年就被拆除了,暌違兩年再次見到六渡橋原址上的新面貌,漢馬選手們也將共同見證武漢真正從商阜小鎮(zhèn)幻化成為了國際之都。
聯(lián)動咽喉江漢橋三鎮(zhèn)武漢更親近
晴川橋換江漢橋,2017武漢馬拉松,更有歷史、更有故事。淌過長江與漢江,偌大的武漢就劃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塊地方,來往魚雁傳書總要經(jīng)過長江與漢水,這讓城鎮(zhèn)間有了一種仿佛遙不可及的遠。
江漢橋興修于新中國成立伊始,北連漢口漢正街,南接漢陽古琴臺,是漢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橋梁。它的出現(xiàn),聯(lián)手與武漢長江大橋一起組成了長江上的交通大動脈,讓武漢三鎮(zhèn)隔水獨立卻又緊緊相依。
江漢橋徹底改變了過去三鎮(zhèn)間僅靠水運運輸?shù)穆浜缶置?,為促進武漢三鎮(zhèn)交流,形成新的城市景觀做出了貢獻,成為內環(huán)線上不可替代的咽喉要道。一直到現(xiàn)在,江漢橋依然擔負著交通運輸暢通的重任,為武漢的發(fā)展行使著自己的使命。
經(jīng)常開車路過江漢橋的你,可能一直沒機會用腳步丈量它。就在今年,漢馬邀請你見證時光輪回,與足下的漢水一同銘記著對這座城市的眷依。
長江大橋六十年穿越時光遇見你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武漢長江大橋在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至今,經(jīng)歷60年風雨滄桑的武漢長江大橋依然矗立在江上為人民服務。4月9日,來自國內外的兩萬余名漢馬選手將為它提前慶?!?0歲生日』。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梁,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
它橫跨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全橋總長1670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
漢馬第二年依然路過武漢最具盛名的大橋,眺望連成一體的整個武漢三鎮(zhèn),跑過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及業(yè)已形成的京廣線。
全新獎牌設計依然『很武漢』13公里跑完賽首次增設獎牌
13公里跑終點今年依然設在辛亥革命博物館廣場。對于今年13公里選手最大的福利就在于能夠首次拿到完賽獎牌。
在2017年武漢馬拉松全馬完賽獎牌方面,仍保留尊貴的足金金章部分,整體設計充滿武漢特色。以藍銀黃三色交相輝映的靚麗弧形,演繹出武漢馬拉松特有的一城江水半城山美麗賽道;同時將武漢著名地標性建筑龜山電視塔和市花「梅花」兩大經(jīng)典元素巧妙延續(xù)于設計中,展現(xiàn)出大武漢「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風采。與此同時,半馬獎牌和13公里跑獎牌,也是沿用全馬創(chuàng)意設計概念完成。
今次三款象征著馬拉松跑友挑戰(zhàn)自我、持之以恒的體育精神的漢馬完賽獎牌,更為紀念「武漢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而定制,別具收藏價值,盡顯武漢馬拉松濃厚的城市氣息和文化底蘊。地標建筑龜山電視塔融入其中,綴以象征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精神品質的梅花點睛而定制,形成一種恰似“風送梅花過大橋,飄飄十里欲聽濤”的意境,極具收藏價值。獎牌中間,別出心裁的將足金金章融入旋轉設計,突顯動感。
跑完大橋補充能量補給點新增4個
上橋下橋、跑完武漢長江大橋之后,體力消耗不少,路過13公里終點岔道口后,全程、半程選手就將可以享受12.5KM能量補給。
2017武漢馬拉松在去年的基礎上新增12.5km、17.5km、22.5km、35km,共7個能量補給站,為選手提供香蕉、小番茄、能量膠等充足的能量補給。
東湖綠道絕美的一半精華湖山道湖中道上的『水上漂』
當選手跑進東湖綠道,今年的風光將讓跑友們完整體驗到它全部的美。
東湖,是亞洲最大的城中湖,山水共生、城湖共融,毗鄰世界上最密集的大學城,是最具書香氣質、最具大美神韻、最具人文生態(tài)的城市綠心。
環(huán)東湖綠道是東湖風景區(qū)生態(tài)保護和系統(tǒng)修復的核心工程,綠道全長28.7公里,綠道串聯(lián)起磨山、聽濤、落雁3個景區(qū),將打造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條主題綠道以及4處門戶景觀、8大景觀節(jié)點。
本屆漢馬賽道完整途經(jīng)湖山道及湖中道2個主題綠道。從一棵樹、楓多山、千梅引、碧浪臨軒、磨山挹翠、鵝詠陽春、湖心島、長堤杉影、九女墩、湖光序曲始末站,路過梨園北廣場并最終進入華僑城歡樂谷全程終點。
漢馬途經(jīng)的東湖綠道特色十足。有顯山露水的開敞空間、有屏障成林的隱藏村落、有四季分明的色相背景、有濃蔭參天的生態(tài)感覺、有花灌草喬的層次搭配,形成一幅山水林路亭的天成畫卷,必定會讓跑友贊嘆無比。
據(jù)悉,距離2017武漢馬拉松還有32日。接下來的時間里,武漢馬拉松還將舉辦漢馬音樂加油站、漢馬ShowGirl、漢馬啦啦隊、武漢馬拉松大學生記者等一系列選拔活動和武漢馬拉松特邀選手見面會等配套活動。